地中海型貧血 (Thalassemia)
地中海型貧血 (Thalassemia)是血液科非常核心且在台灣相當重要的疾病,無論是臨床實務或內專考試都佔有一席之地。
海洋性貧血 (Thalassemia) 總覽
1. 定義與病生理學 (Definition & Pathophysiology)
核心概念: 正常的成人血紅素 (HbA) 是由兩條 α-globin chain 和兩條 β-globin chain 組成 (α2β2)。Thalassemia 的問題是其中一種或多種 globin chain 的產量不夠,造成鏈的不平衡 (imbalance) 。病生理機轉: 無效的紅血球生成 (Ineffective erythropoiesis): 在骨髓中,未配對的過量 globin chain 會沉積在紅血球母細胞內,形成包涵體 (inclusion bodies),這會導致細胞膜損傷,使大量紅血球母細胞在成熟前就凋亡,無法順利進入周邊血液。溶血 (Hemolysis): 少數能成熟並進入循環的紅血球,其細胞膜也因含有包涵體而變得脆弱,容易在脾臟被破壞,導致血管外溶血,縮短紅血球壽命。
與鐮刀型貧血的區別: Thalassemia: 量的問題 (globin chain 製造不足)。Sickle Cell Anemia: 質的問題 (globin chain 結構異常)。
2. 流行病學 (Epidemiology)
台灣本土數據: 台灣是好發地區之一。根據統計,台灣約有 6% 的人口為海洋性貧血帶因者 ,其中以甲型 (α-thalassemia) 較乙型 (β-thalassemia) 常見。這是產前篩檢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3. 主要分類 (Major Classification)
甲型海洋性貧血 (α-Thalassemia): α-globin chain 合成障礙。α-globin 由 4 個基因位點控制 (αα/αα)。乙型海洋性貧血 (β-Thalassemia): β-globin chain 合成障礙。β-globin 由 2 個基因位點控制 (β/β)。
4. 甲型海洋性貧血 (α-Thalassemia)
5. 乙型海洋性貧血 (β-Thalassemia)
6. 診斷流程 (Diagnostic Approach)
初步懷疑 (Initial Suspicion): CBC/DC: 看到小球性貧血 (MCV < 80 fL) 是第一步。[臨床珍珠 (Clinical Pearl)] :Thalassemia 的一個經典特徵是RBC 數量正常或偏高 ,這與缺鐵性貧血 (IDA) 的 RBC 數量通常下降不同。Mentzer Index = MCV / RBC count < 13: 較可能是 Thalassemia Trait。> 13: 較可能是 IDA。這是一個好用的鑑別工具,但非絕對。
鑑別診斷 (Differential Diagnosis): 首要鑑別:缺鐵性貧血 (Iron Deficiency Anemia, IDA) 。方法: 抽血檢查Iron profile (Ferritin, Iron, TIBC) 。Thalassemia: Iron profile 通常正常或升高。 IDA: Ferritin 下降,Iron 下降,TIBC 升高。
[高頻考點] Thalassemia Trait vs. IDA 比較表
確立診斷 (Confirmation): 血紅素電泳 (Hemoglobin Electrophoresis): β-Thalassemia Trait: HbA2 > 3.5% 是診斷標記。HbF 可能輕微上升。β-Thalassemia Major: HbF 顯著升高 (可達 90% 以上),幾乎沒有 HbA。α-Thalassemia Trait: 電泳通常正常 ,因為 α 和 β chain 比例仍相對平衡。HbH Disease: 電泳可見HbH 。
基因檢測 (DNA Analysis): 診斷 α-Thalassemia 的黃金標準。 用於確認 β-Thalassemia 的複雜突變。 產前診斷和遺傳諮詢的必要工具。
7. 治療 (Treatment)
輕型 (Trait): 通常 不需治療 。最重要的是遺傳諮詢 ,避免與另一位帶因者生育重型海洋性貧血的下一代。避免誤當作缺鐵性貧血而給予不必要的鐵劑補充。
重型 (Major) / 部分中型 (Intermedia): 定期輸血 (Regular Blood Transfusions): 治療的基石,用以矯正貧血、抑制無效造血。 目標:維持輸血前 Hb 在 9.0-10.5 g/dL 。
排鐵治療 (Iron Chelation Therapy): [考試重點] 長期輸血會導致毀滅性的鐵質沉積 (Iron Overload) ,影響心臟、肝臟、內分泌器官。因此排鐵治療與輸血同等重要。藥物選擇 (依台灣健保規範與臨床習慣): Deferoxamine (Desferal®): 需長時間皮下或靜脈注射,順從性差。Deferasirox (Exjade®, Asunra®): 口服,目前為主流一線用藥。主要副作用為腸胃不適、皮疹、肝腎功能影響。Deferiprone (Ferriprox®): 口服,對心臟沉積鐵質的移除效果佳。主要副作用為顆粒性白血球缺乏 (agranulocytosis),需密切監測。
脾臟切除 (Splenectomy): 適應症:出現顯著的脾臟機能亢進 (Hypersplenism),導致輸血需求量大增、或有症狀的脾腫大。
造血幹細胞移植 (HSCT): 目前 唯一能根治 的方法。適用於有組織配對相合捐贈者 (HLA-matched donor) 的年輕重型患者。
新興療法: Luspatercept: 一種紅血球成熟劑 (erythroid maturation agent),可改善無效造血,已在國外核准用於 β-Thalassemia,能減少輸血需求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