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上腺危象 (Adrenal Crisis)
腎上腺危象 (Adrenal Crisis)是一個在內科急症中至關重要且必須熟練掌握的主題。依照定義、病生理學、臨床表現、診斷、治療及預防的架構,做一個系統性的整理。
腎上腺危象 (Adrenal Crisis / Acute Adrenal Insufficiency)
1. 病因與病理生理學 (Et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)
A. 潛在的腎上腺功能不全 (Underlying Adrenal Insufficiency)
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不全 (Primary Adrenal Insufficiency / Addison's Disease): 腎上腺本身被破壞,無法分泌足夠的皮質醇與醛固酮 (Aldosterone)。 常見原因 (台灣與國際): 自體免疫性腎上腺炎 (Autoimmune adrenalitis): 在已開發國家為最常見原因。感染: 結核病 (Tuberculosis) 曾是主因,在台灣仍需考慮。其他如 Fungal infections (e.g., Histoplasmosis), CMV, HIV。腎上腺出血或梗塞: 常見於敗血症 (特別是腦膜炎雙球菌血症,即Waterhouse-Friderichsen syndrome )、抗凝血劑使用、或抗磷脂質症候群 (APS)。轉移性癌症: 肺癌、乳癌、黑色素瘤等。藥物: Ketoconazole, Fluconazole, Phenytoin, Rifampin, Etomidate 等會影響皮質醇合成或代謝。
次發性/三發性腎上腺功能不全 (Secondary/Tertiary Adrenal Insufficiency): 下視丘-腦下垂體-腎上腺軸 (HPA axis) 功能障礙,導致 ACTH 分泌不足。 最常見原因: 長期外源性類固醇治療後突然停藥或減量過快 。這是臨床上最重要的原因。其他原因: 腦下垂體腫瘤、手術、放射治療、Sheehan's syndrome (產後腦下垂體壞死)、外傷性腦損傷等。
B. 促發事件 (Precipitating Factors)
感染 (最常見) ,如肺炎、泌尿道感染、敗血症。手術 (Surgery) 或創傷 (Trauma) 。脫水 ,如嘔吐、腹瀉。心肌梗塞、中風。 懷孕。 未遵從醫囑自行停用類固醇。
2. 臨床表現 (Clinical Manifestations)
血流動力學 (Hemodynamic): 頑固性低血壓與休克: 對輸液和升壓劑 (vasopressors) 反應不佳,這是最重要的臨床特徵。皮質醇能增加血管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。
腸胃道症狀 (Gastrointestinal): 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。症狀可能嚴重到 類似急腹症 (acute abdomen) 。
神經學症狀 (Neurological): 虛弱、倦怠、意識混亂、嗜睡甚至昏迷。
全身性症狀 (Constitutional): 發燒 (常由潛在感染引起,但皮質醇不足本身也可導致體溫調節異常)。
鑑別原發性 vs. 次發性的線索: 色素沉著 (Hyperpigmentation): 皮膚 (特別是皺褶、疤痕處) 和黏膜 (口腔) 顏色變深。這是原發性 的特徵,因 ACTH 前驅物 POMC 同時會產生 MSH (促黑素細胞激素)。次發性因 ACTH 低下,故不會 有此表現。低血壓與脫水: 在原發性中更為顯著,因同時缺乏醛固酮導致鈉流失。
3. 實驗室與診斷 (Laboratory & Diagnosis)
A. 典型實驗室發現
電解質: 低血鈉 (Hyponatremia): 非常常見。在原發性中因醛固酮缺乏導致鈉流失;在次發性中因皮質醇缺乏無法抑制 ADH 分泌。高血鉀 (Hyperkalemia): 原發性 的特徵,因醛固酮缺乏。次發性通常血鉀正常 。高血鈣 (Hypercalcemia): 輕微,原因複雜,可能與血液濃縮和骨吸收增加有關。
血糖: 低血糖 (Hypoglycemia) ,因糖質新生作用 (gluconeogenesis) 受損。血液學: 嗜酸性球增多 (Eosinophilia) 是一個重要的線索。可能伴隨中性球減少、淋巴球增多。腎功能: Prerenal azotemia (BUN/Cr 升高)。酸鹼: 輕度代謝性酸中毒 (Metabolic acidosis)。
B. 診斷流程
高度臨床懷疑: 對於任何有不明原因休克,特別是對輸液和升壓劑反應不佳,且合併上述電解質異常或腸胃道症狀的病人,都應高度懷疑。立即採血,立即治療: 在給予類固醇之前 ,如果情況允許,應立即抽取血液檢體,用於後續檢測:Serum cortisol Plasma ACTH Renin, Aldosterone 常規生化、血糖、CBC
不要為了等待檢驗結果而延誤治療!
4. 治療與管理 (Management)
A. 緊急處置 (The "Stress Dose" Steroid & Fluids)
輸液復甦 (Fluid Resuscitation): 立即給予 0.9% Normal Saline 靜脈輸注。前1-3小時可快速給予 1-3 公升,視病人體液狀態和心臟功能而定。若病人有低血糖,應使用 D5NS (5% Dextrose in Normal Saline) 。
皮質醇補充 (Glucocorticoid Replacement): 首選藥物:Hydrocortisone ,因其同時具有糖皮質素和鹽皮質素 (mineralocorticoid) 的活性。標準劑量: Hydrocortisone 100 mg IV bolus (立即給予) 之後給予 Hydrocortisone 50 mg IV 每 6 小時 或200 mg/24h 連續靜脈輸注 。
替代方案: 如果診斷尚不確定,且計劃進行 ACTH stimulation test,可先給予Dexamethasone 4 mg IV ,因其不會干擾 cortisol 的檢驗。但 Dexamethasone 幾乎沒有鹽皮質素活性,需更積極監控血壓和電解質。
B. 支持性治療
密切監測生命徵象、尿量、意識狀態。 矯正低血糖和電解質不平衡。 尋找並治療促發原因 :給予廣效性抗生素治療潛在感染等。
C. 後續治療
當病人情況穩定、促發原因受控後,可逐漸將 IV hydrocortisone 減量,並在2-3天內轉換為口服維持劑量。 對於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不全的病人,當 hydrocortisone 劑量減至 < 50 mg/day 時,通常需要開始補充鹽皮質素,如 Fludrocortisone (0.05-0.2 mg/day) 。
5. 預防 (Prevention) - "Sick Day Rules"
絕不自行停藥 。壓力調適劑量: 輕度壓力 (如感冒、發燒 < 38°C):口服類固醇劑量加倍或三倍,持續2-3天。中重度壓力 (如發燒 > 38°C、嚴重嘔吐腹瀉、接受手術):必須立即就醫,接受靜脈注射類固醇。
隨身攜帶醫療識別卡或手環 ,註明「腎上腺功能不全,需使用類固醇」。準備 緊急類固醇注射包 (如 Solu-Cortef 100mg vial),並教導病人及家屬如何肌肉注射。
考試重點 (Key Takeaways for Exam)
核心特徵: 頑固性休克 + 低血鈉 + 高血鉀 + 低血糖。最常見原因: 長期使用類固醇後驟然停藥。診斷: 臨床診斷,先治療再確診。抽血 (Cortisol, ACTH) 後立即給予 Hydrocortisone。治療鐵三角: IVF (NS/D5NS) + IV Hydrocortisone 100mg + 尋找並治療促發因子 。鑑別 Primary vs. Secondary: 關鍵在於色素沉著、血鉀、以及 ACTH 水平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